文交所概念是中国 文交所的发展前途 文交所的发展历史
文交所是中国人独创的一种概念。当物质财富趋于饱和时,以文化代表的软财富就将是人类财富最大的增量。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,那么财富也必定是由物质与精神组成,以文化为代表的软财富被称之为软实力。
支撑软实力的是文化价值,隐藏在文化价值背后的规律就是文化价值体系。现在的状况是文化有价值、无体系,能让文化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一定是文化大数据,而文化大数据的采集需要一个公开平台,否则永远没有可信的大数据,而文交所就是当前唯一的、得到政府认可的公开平台。如果这个逻辑链成立,文交所将成为催生新财富的助力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,这才是文交所应运而生的且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。如果看不到这一点,我们将犯历史性错误,并丧失历史性机遇。
中国物少文多,五千年的文化是巨大的宝藏,亟待开发与转化,文的价值加化的价值,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,取之不竭用之不尽,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,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。
文的价值化来实现,但是化不会自动实现,化是需要条件的,不管是与市场对接,与金融对接,与科技对接,还是与产业对接,都需要一个转化平台,这个释放新生产力的使命,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文交所的肩上,只有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新能源,中国的和平崛起才不是一句空话,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才能成为可预期的现实。
建立文化数据库,促进文化价值体系形成,迎接文化与经济时代的来临。
“份额化”“证券化”的文交所模式都将没有出路
但是目前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被滥用,不是“互联网+”“某领域”任何的说辞或是做法都是正确的、都是可行的。国内众多新项目以“互联网+”的说辞在进行一些不恰当的运作。文交所不等于“份额化”“证券化”字画、玉器、邮票、钱币等收藏品。
由于当年提出文交所概念被政府进行肯定和宣传以后,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80余家文交所。在对文交所的理论研究、模式研究和产品研究以及市场调查、人员培训都没有到位的情况下,这种格局对文交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,试错成本非常大。
多而散,小而弱,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,形不成合力,这是从战略布局上存在的问题。文交所行业没有现成的模式,而文化本身范围非常广,门类非常多,文而化之,是文化的转化。文化向市场的转化,文化向产业的转化,文化和金融的融合,文化和科技的结合,这一切都是世界性的难题,尤其要解决文交所的信用和定价。
文交所的前世
2007年,深圳、上海、北京三个地方的产权交易所几乎同时提出构建国家级的“文化产权交易所”,简称文交所。2009年,国务院核批上海、深圳两块牌照。
2009年6月15日,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,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,成立以来,实现包括融资、股权转让和咨询服务在内的各类文化产权交易51亿元;挂牌金额2025亿元。
2009年9月,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注册成立。
2009年11月,深圳文交所宣布挂牌,成立半年内,将齐白石的蔬果花卉作品在文交所打包,与银行联合发行为艺术品权益类理财产品。
2010年初,国家9大部委签发《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》,确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产业地位和法律地位。
2010年5月19日,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,成为继上海、深圳之后的第三个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内地城市。
早年几家明星文交所的后续
天津文交所、泰山文交所、汉唐文交所、郑州文交所、深圳文交所无不遭受维权而且目前几家交易所还未做到全部善后。当年文交所在选择品种上不是字画就是文物,诟病不断。目前还能够在网络上找到“郑州文交所涉嫌违法经营文物”“证监会督促天津市“善后”文交所”“天津文交所暴亏七成艺民集体维权”“北京汉唐文交所投资者维权艰难进行”“天津文交所五宗罪”“深圳文交所善后方案公布投资人利益难统一”,就是去年8月,郑州文交所都被注销了,还出现了“投资者向郑州文交所讨债未果 “占领”省金融办”的事件。